小榄在线 发表于 2017-1-31 13:55:31

几十年前的小榄,你仲记得吗?<一>

                  

>>>>1979年的小榄新市路

图中左边假骑楼建筑是新风文化用品店(即今日的天祥电器行);远处的大烟筒是制药厂;烟筒侧的建筑物是树脂厂(在交通机械厂后);图片右上的建筑物是镇建筑队大楼(刘家巷口)。




图中睇唔见一部汽车,而单车、行人在路上优哉悠哉,你唔可以为系今日嘅城中綠道,其实这系1979年的新市路,位置是今菊城影剧院对面,马路两边嘅洋紫荆绿树婆娑。

>>>>1979年的小榄文化路

摄于1979年11月25日的文化路(现假日酒店至公园门口路段),点解会咁圩憾?原来呢日系小榄己未菊花会开幕。

>>>>1984年小榄的华光路

这是1984年小榄新市的华光路,图中左边的建筑物是小榄区公所(位置是现今的小榄大厦),路末端白色的建筑物是镇印刷厂仓库(即现今的停车场)。

>>>>小榄新市路的新新公司

1989年小榄供销社在新市路(现今麦当劳店铺位置)开办了一间大型商场叫“新新公司”,其商场模式在当时小榄也算是比较新潮之一,商场开张不久曾发生过一次火警,本图片摄于1993年。此后几年供销社又先后开办了几间“新”字派的公司,如“新大”、“新强”、“新辉”等。

>>>>1990年小榄文化娱乐的金三角   


这里不是北京的三里屯,更不是香港的兰桂坊,而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小榄。当时的文化路与新市路、莲塘大街交汇区,算是小榄夜生活中最为繁华的文化娱乐金三角,每当夜色降临,在各种霓虹灯的衬托下,这里显得格外醉人,富有情调的酒廊(如碧桃园、皇冠等)、咖啡阁(如富华等)、KTV、中西餐馆以至影院、剧场等,都是人们消遣娱乐的好去处。(照片摄于1990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新市汽车上落站   

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新市汽车上落站,镇单车运输站的客运单车亦在此待客,位置是今新市路与文化路、红山路交汇处。

>>>>早年小榄的车站

虽然小榄早在1958年已有客车往石岐,但早期设置的仅是售票点与上落站,到了1963年,中山汽车站才正式在小榄设置了下基车站。


下基车站发售的车票

>>>>文化路的“迎菊亭”   

“迎菊亭”建于1959年,位置在文化路与新市路交汇处(即今假日酒店对开的车站前面),是为当年小榄举办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届菊花展而建,故名。上图照片摄于1959年11月,图中那巨大的竖式标牌上写有“庆祝菊花展览会胜利开幕”仍清晰可见。


图照片摄于1979年,当时这地方被评为榄溪新八景之一,叫“葵溪菊影”(葵溪是市边涌的雅称,俗叫葵树涌或鱼仔涌)。后来亭子因木料受白蚁为害,曾多次维修仍有危险,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末拆除,小溪亦复盖了。

>>>>有50多年历史的小榄敬老院      

小榄敬老院(初名幸福院)建于1958年,同年9月15日举行建院落成典礼。1959年3月8日,参加在小榄召开的中南七省民政工作会议的代表们参观了这间敬老院,并给予了很好的评价。现在我们所见的正门建筑,是当年所建的。(上图是摄于1959年,当时门口对联是:共欢幸福生活有靠有依,齐渡社会主义无忧无虑。)


摄于1979年



>>>>建斌中学旧址      

建斌中学旧址(现文化产业基地),原址为翠峰刘公祠,这里曾先后是翠峰两等小学、藜明小学、建斌小学、镇一小、镇中心小、莲塘小学、镇二中,1982年3月5日镇二中更名为建斌中学,开办职业高中班,1989年9月停招初中,成为职业中学。图片摄于1982年。


>>>>1975年登云桥      

这是登云桥拆建前的遗容,照片拍于1975年间。登云桥建于明中叶,原为水闸,后作桥梁,为泰宁李氏六世祖李诚(梅雪)所建,上世纪70年代修筑东堤路时,登云挢被拆建为公路桥。从照片上看,旧桥东侧公路桥已筑好,西侧旧挢仍在,应该说工程是分两次进行的。

>>>>60年代的小榄中学      

小榄中学前身为榄山义学,创办于清乾隆五年,校址在宝莲坊。乾隆十四年迁址蓝田坊(蓝田小学址),改名榄山书院。民国13年改称第三区区立初级中学,民国35年迁往小榄罗涌(今实验高中址),1953年改为县第三初级中学,1956年秋增办高中,易名小榄中学,1997年才迀至永华路今址。小榄中学搬出旧址后,这里曾作华侨中学,2003年9月华侨中学搬出,实验高中迁入此址。此图摄于上世纪60年代。

>>>>40年代的崇德医院      


崇德医院前身是崇德善院,初院址在大涌边善院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港商张星如、周雁亭、李耀村、麦扬阶、何西林、麦佐臣等,在大涌边倡建一所书室,作回乡时共叙场所。其后,创建者将此建筑办成崇德善院,成了小榄地区第一所慈善机构。

善院的宗旨是对贫苦疾病者赠医施药,对死而无殓者施棺。里人何长清为“善院”题门额;李翰芬题木刻“仁爱万物,善友一乡”门对。善院经费无固定基金,费用均靠乡人筹集和港商捐助。民国35年9月15日,崇德善院因院地不敷应用,迁址罗涌,改名“崇德医院”。
1952年12月崇德医院与同寅医院合并,称中山三区小榄医院,1953年5月,改称小榄人民医院。2005年小榄人民医院搬至菊城大道与兴宁路交汇处新址,现该址已成了陈星海医院新院址。(图片摄于1948年)

>>>>1982年的小榄鸡肠滘渡口         





30年前,交通还很落后,由小榄坐车到广州虽仅五六十公里,由于江河阻隔,要过几个渡口,每走十来公里就要在河边停下来等候过渡,若“送渡尾”更感心烦。改革开放初期,车辆增多,渡口排长龙的现象更为严重。这是1982年的小榄鸡肠滘渡口。

>>>>上世纪80年代的东庙桥            





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旅港乡亲李桂海、谭文宗等20多人捐资兴建的东庙铁桥,桥体刷红丹防锈漆,由镇农机厂建造。1993年因桥体锈蚀拆毁。图1图2摄于1992年10月,图3摄于1993年7月,当时桥已拆去,仅留下横跨河涌的水管。你还有印象吗?


如果你对东庙铁桥位置印象不深的话,你或许记得1994年甲戌菊花会时在东庙有一个水上龙门的景观(图4),这景观就在原东庙桥的位置了。


>>>>渔洲桥与华鸿厂铁桥            



渔洲桥,原为单孔石趸木桥面(图1右桥),在渔洲口横跨东埒涌至养中街(今叫东区大街),属清代古桥,此地曾是榄溪古八景之一“渔洲唱晚”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华鸿家具厂(前身叫木农具厂)为便于厂内汽车出入,在旁加建了一座电动可升降的铁桥(图1左桥)。后来这两座桥又合建为一座混凝土桥。图片中的家私商场就是现今的铁桥食店。

>>>>上世纪70年代的公园露天茶圃            

这是上世纪70年代小榄人民公园内的露天茶圃,在树阴下,有花草假山水池,特别在夏天,茶客颇多,不仅有下午茶,还有夜茶,时茶圃有对眹曰:“菊城日丽;茶圃风和”。至80年代初,茶圃停业,后来此址改建为“园中苑”,你们有印象吗?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山无线电五厂            



这是1984年在今新市路建设银行址的中山无线电五厂(原称中山半导体器件五厂),厂开办于1969年,主要生产调压器、测量仪、电子元件、扬声器等电器产品,1984年起生产838微型电子计算器和收录音机,后因经营亏损于1991年停业。

>>>>50多年前的“共产主义新村”是怎样?         

这是1958年12月10日的《中山日报》,在那“人民公社”与“大跃进”的年代,人们的愿望很简单,有砖房、有电灯就是进入了“共产主义”。报道中提及的沙口那个所谓200亩“人工湖”,其实是由很多个鱼塘连起来的大鱼塘,并号曰“卫星大塘”,意思是这跃进奇迹有如“放卫星”。这大塘直到1970年建沙口桥船闸时,经过小榄沙口的广中公路因桥闸要改道,一段路要穿过这大塘,大塘才渐被填平。

>>>>80年代小榄九洲基中学的舞龙队            











一提到小榄舞龙,很多人都会想起成立于2000年的小榄永宁龙狮武术团,因为是他们率先把国际标准舞龙项目引入中山,成为中山第一支国际标准舞龙队,并曾获过不少殊荣。但你曾否知道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小榄九洲基中学已有一支舞龙队,常在镇上大型庆典活动中助兴,这组图片是1984年12月9日拍于小榄中学运动场上的一个庆典活动。

>>>>小榄上世纪80年代的校服            


很多人都说,当今不少的学校校服都很“老土”,男生女生同一个款,又阔又大像“水桶”,不时尚,没美感,看上去很“怂”……。下图是上世纪80年代小榄一些学校的校服,男生女生有别,料质或许很普通,但看起来却很清新、很活泼,一个字就是“靓”。












下面这张是现时最常见的校服




>>>>上世纪80年代小榄首家“的士高”舞厅            



“的士高”流行于上世纪70年代,舞蹈浪漫、洒脱、激情、奔放,但那时期,国內仍是革命歌曲革命样板戏的天下,没有此玩意。1980年香港乡亲萧凤珍、何池彬、麦强、麦允明、张庆球、何耀彬、何和彬等乘改革开放之东风,回小榄合资兴建“榄溪酒家”(地址今旅游大酒店左边部分),酒家于82年11月正式开业,一楼为商场,二楼是餐饮茶市饭市,三楼为“的士高”舞厅,内设品茶雅座,是小榄首家Disco舞厅。照片拍于82年。

>>>>东区学校            







东区学校创办于1945年,初名东区乡中心国民学校,1952年由国家接管,定名中山三区第三小学。1953年改名为十三区第二中心小学。1958年再改名为东区小学,后来因学校増办了初中班,故称东区学校。(图1-3是1985年学校扩建的庆典,图4是学校正门,摄于1990年)

>>>>中山丝厂(背后是现在的龙山公园旧址)            

下图摄于1979年,图中左侧有条中山丝厂的大烟筒。中山丝厂兴办于1967年11月,时由省轻工业厅投资108万元,厂址在沙口半边榄山脚,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8200多平方米,是一间地方国营企业,生产缫丝产品,有员工2000多人,属当年小榄最大的企业之一,1979年年产生丝能力达210吨。
1982年后,由于珠江三角洲一带桑蚕种养业不景,蚕茧生产逐年下降。1985年,丝厂部分转产针织面料,1987年又转产染织制衣。至1994年结束生产。1996年,小榄镇政府出资6500万元收购中山丝厂,拆除厂房和周边部分居民房屋,将之辟建为龙山公园,公园于1998年10月落成开放。

>>>>80年代的骆记菜馆               

小榄人会吃,能吃,懂吃。那时人们缺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各式“生猛”野味常是餐厅菜馆主打菜,店厅有如小型的“动物园”。在冬令季节,什么“龙虎凤”补品,“香肉”边炉等,生意更是特别火红。下图是80年代小榄文化路的骆记菜馆

>>>>80年代的小榄镇侨中               





















“榄镇侨中”即小榄镇华侨中学,其前身是在滘口直街介庵祠的小榄镇第三中学,1983年香港榄镇同乡会副理事长何池彬率先捐款20万港元,并发动香港榄镇同乡会乡亲及海外华侨捐资,共集得300多万港元,在凤山下兴建新学校,1984年新校落成,镇三中迁入,易名为小榄镇华侨中学。1997年10月学校搬至原小榄中学罗涌旧址(现在已建新校园,于小榄建华大道附近),2003年9月新办的镇第三中学并入侨中,并搬至原三中在竹源宝源路石冈的校址。图1-3是1983年4月侨中奠基庆典,图4-10是1984年6月侨中落成庆典,图11是1985年侨中的油印校刊。

>>>>那个年代的一个大新闻               

  1958年,是我国“大跃进”“公社化”的年代,那时的口号是:“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天梯”,有了人民公社,就可以“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时中山县委也提出了“三千八变”的美好宏图,“三千”就是粮食每亩平均年产1000市斤、全县人平均粮食1000市斤、每户平均收入1000元;“八变”就是“万顷良田变谷仓,水网河涌变鱼塘,绿化荒山变果山,千里海洋变渔港,桑蔗鱼塘变宝地,电气机械代人忙,┅┅”。 
  但那时期的真实情况又是怎么样?那时期的老百姓的口袋究竟有多少钱?只要看看1958年12月8日《中山日报》的一篇报道,你或许已知口号与实际的差距。当时小榄公社范围比今天的小榄镇大很多,人口有18.18万人,大小工厂有200多间,如此一个“大公社”,银行儲蓄余额只有119万元,居然成了全县“捷报频传”的大新闻。这119万元是什么概念?就是人均存款6.5元。
  当年6.5元的概念又是什么?据中山市物价志资料,1958年零售物价:三级米每斤0.1177元,花生油每斤0.79元,猪肉每斤0.83元,鸡项每斤1.09元,片糖每斤0.34元,广州40#解放鞋每对3.22元,煤油每斤0.52元,广州5磅铝底热水瓶每个6.70元,广州华南牌缝纫机每部145元┅┅。虽然当时午晚两顿正餐到饭堂吃饭不用付钱,小孩从进托儿所到进校读书也是免费,看病不用钱,但家居日常的开销如买日常生活用品与灯油火蜡都是要自己淘腰包,那时的工业日用品特别贵,6.5元还不足购买一个普通热水瓶,如此少的人均存款还算大新闻,你说笑话不笑话。

>>>>20年前的小榄人民影剧院               

这是拍摄于1993年的小榄人民影剧院,位置在东区文丰村。此影剧院是1980年10月由香港榄镇同乡会捐资兴建,单层平房建筑,内设座位1572个,以放电影为主兼文艺演出。1988年4月影剧院转私人承包,1998年6月在承包期满后拆除,场地划给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使用。

>>>>深涌桥的变迁               











你知道深涌桥的变迁吗?很多人都以为深涌桥的每次变迁都是拆旧建新,其实每次都是易址在附近先建了新桥,后来才拆旧桥的。最初的三驳木桥建于清代,具体年份已不可考,位置在聚安里对开(现新华桥侧)。1984年间,为适应机动车通行,在永安里口(即后来的炳记餐厅)对开增建了一座宽3.5米混凝土桥,取名“深涌新桥”,当时两桥是并存的,由于有了新旧两座深涌桥,那座三驳旧木桥后来很多人都改叫“聚安桥”了,旧木桥直到93年11月建新华桥的时候才拆除。现在正对深涌路的“深涌桥”是98年间所建,宽14.6米,位置与80年代建的深涌新桥相距仅约二、三十米,在深涌桥建成后,这座宽仅3.5米的“深涌新桥”才拆去。

>>>>1990年的灯光大排档食街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小榄曾先后有过几处极具岭南小镇风情的灯光夜市食街,其中以新华西路夜市大排档尤为热闹。每到黄昏,各种风味的饮食大排档,纷纷相继摆开阵势,在行人道、路树下摆放着一张张的桌椅,在屋檐与路树叉上临时架起一盏盏电灯,虽然这里环境简陋,多是露天,不会有美酒佳酿,菜式也是平民小炒, 但胜在价格低廉,分量足,口味佳,所有小菜都是名副其实的现蒸现炒,光顾的客人很多,单车、摩托车停滿路边,人们围桌而坐, 几支啤酒、几款小食,悠闲自得,随着微风吹来的阵阵香味,欢声笑声响彻整条街道和整个夜晚。
大排档一般晚上开档一直做到凌晨,当年的我对此亦曾有过莫名的亲切感,遇晩上空闲,有时亦会与三五朋友到这里吃碗热腾腾的鱼片瘦肉粥,再叫一碟干炒牛河,或炒碟油菜,或炒碟田螺、青口、花甲之类,这除了便宜实惠外,还有是这里无拘无束很随意。朋友间闲议新闻杂事,在此不需要过分顾及形象仪态,即使大声讲、捧腹笑,也不会引来四周侧目, 这种平民化的生活情调,就是大排档的乐趣!
  可惜新华西的灯光食街,只维持了三几年时间就退场了,原因很多,小榄搞创卫,建现代化城镇,大排档的噪声和卫生环境面临挑战,特别是深夜12时后那鼎沸的人声,以及大排档排出的油烟,也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现在,小榄已找不到象当年新华路这样的灯光大排档食街了,它今后还会不会再现?它是否已成为老百姓的集体回忆?我不知晓。我总觉得,今小榄的食街多被“高档化”了,进去吃没有在大排档吃的那种感觉。当然,我绝不反对一些小店弄个高雅的“小资”型,因时下的年轻人不少还是喜欢新潮、浪漫情调的。如果能找个“近市不离市,纵情不扰居”的地方,不让这种草根饮食文化因城市现代化而消失,那当然是最好的,否则就有点遗憾了。

>>>>捷源桥            







今下基南堤桥的前身叫捷源桥,桥建于清代,具体年代不详。桥最初是石趸木板桥面,属三段型,为便利桥下通船,中段稍高。大概到了是民国十六年间的一次重修,改用了混凝土作桥面,因水泥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西洋新物料,俗称“红毛泥”,于是捷源桥也被乡人普遍称之为“红毛泥桥”。1990年11月,为适应日渐増多的单车、摩托车、三轮车及人力板车等通行,桥再一次改造,在桥两端以斜坡代替步级。1994年升平桥建成,跃龙街车辆可经升平桥进入南堤路,捷源桥于1998年便拆除改建为江南风格的石拱桥,或许是因“捷源”与“截源”音近,逐改名为南堤桥。

>>>>文田旧景色         
文田市场是小榄目前最大的农贸市场,用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文田”之名是因位于东区文丰村(即十四村)与东区田洲村(即十二村)之间而来。

市场建于1995年,始初是临时摊位形式,随后进行文田市场二期工程,采用欧陆式建筑风格,引进香港先进的排水系统,市场结构为框架格式,地下一层为停车场,一楼主要经营肉菜,二、三、四楼是小商品,设有手扶电梯2台。集停车、副食、肉类、果菜、成衣百货商贸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的综合集贸市场。市场外的文田路,是一条粮油副食街,商户主要是副食品店、粮油店、冷冻食品店、蛋品店等。
市场未建之前,这里是一间破旧厂房及一些基塘农地和零星民居,这破旧厂房就是小榄食品厂酱料车间,专门生产珠江桥牌醬油。上图是现今文田市场景色;下图几幅是文田市场未建之前的景观,分别拍摄于92年11月和93年7月。






>>>>大榄“一别亭”         

每到清明,大榄岗总有一番热闹景象,但你可曾记得,30年前在上大榄岗的路口有座小亭叫“一别亭”,此亭是上世纪20年代由省、沪、星、榄镇乡会乡亲筹募善款所建,当时他们回乡踏青扫墓,见大榄岗山头残骸白骨到处星散,于是联合发起筹募善款,除修葺义塚及迁移颐吉所外,还在上山路囗兴建了此亭,以供路人休息及作为送葬者致祭、告别之处。一别亭楣额为“了尘”,门联是“亭虽名一别,人愿寿千秋”,这联是何怀民所撰,卢孟强所书。亭內还有对联二。一联是胡乃亮所撰的:“欲得见时唯入梦谁能到此不销魂”。另一联是清末科贡生张季裕所撰的:“蓬断草枯凄有恨鸟啼花落悄无言”。
80年代大榄岗一带辟路建厂,此亭拆毀。

>>>>“银行多过米铺”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金融行业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各行为滿足盲目放贷资金之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窝蜂地盲目扩张机构网点,各大网点亦各自出招高息吸儲,一时小榄大街小巷不少都有银行儲蓄所,星罗棋布,有些小街若一家银行开了个网点,另一家怕执输,又在附近租间民房开间儲蓄所,“箩耳拍箩耳”,相互抢生意,争客户。又窄又短的晚市街,当时也有两三间,这时简直是广东俗语所说的“银行多过米铺”。上图是92年东庙回澜桥东区侧桥脚建行的一家网点。(图文:爱菊之仁)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小榄在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几十年前的小榄,你仲记得吗?<一>